如何確保某些過程幫助創造價值并滿足客戶的需求?哪些活動是不創造價值的,價值流圖可以告訴我們答案。
總體來看,精益生產和持續改進過程(CIP)的目標都是縮短生產周期,持續改進過程尤其如此。縮短生產周期會對生產率產生積極的影響,因為生產周期與生產率密切相關。
但是,總有一些“反對力量”會阻礙這一目標的實現。這就是精益生產中的 3M——它們都以字母M 開頭,分別是 Muda(浪費)、Mura(不平衡)和Muri(超負荷)。
以 3M 中更為人所知且影響更大的 Muda 為例,我們很容易發現阻礙我們縮短生產周期的各種活動。在精益生產中,人們通常用 Muda(浪費)來指代那些不創造價值的活動。精益生產重點關注七種形式的浪費(七種 Muda)——包括生產過剩和過度移動物料。
但是在具體生產操作時,我們怎樣才能發現某個過程中的某些活動是不創造價值的呢?在精益生產和精益管理中,這正是價值流圖大顯身手的地方。特別是在使用精益六西格瑪方法時,這種方法非常實用。
1
價值流圖
VSM 的定義
● 描述、繪制和創建物料流和信息流
● 通過標準化和結構化的方法縮短生產周期
● 為對話(而不是討論)提供基礎,使團隊工作更容易
● 為優化過程和避免/減少浪費奠定基礎
2
價值流圖
如何實施?
實施價值流圖的第一步是形成產品組。產品組是經過類似過程步驟的產品的集合。因此,產品和相關生產步驟以矩陣形式列出(見圖)。參觀制造工廠,并記錄每個產品以及每個產品的每種型號所要經過的所有生產步驟。具有相同或相似制造步驟的產品被歸入同一個產品組。
如果無法將多個產品歸入同一個產品組,您只能創建許多產品組,每個產品組中只包含一種產品,然后針對每種產品實施價值流圖。
然后,我們要針對每個產品組單獨實施價值流圖。如果無法將多個產品歸入同一個產品組,您只能創建許多產品組,每個產品組中只包含一種產品,然后針對每種產品實施價值流圖。這樣做的缺點是獲得的結果沒有太大意義且透明度較低。下圖是根據三種不同的產品形成的產品組。
計算客戶節拍時間并可視化價值流圖(示例)
產品組形成后,下一步是以流程圖或價值流圖的形式可視化當前狀態。這需要準確了解客戶的需求,并準確計算客戶節拍時間。客戶節拍時間是指客戶再接收一件產品之前的平均(生產)時間。
然后,在價值流設計階段,您可通過客戶節拍時間使生產速度與銷售速度保持同步。這樣就能確保生產與客戶需求一致了。
價值流圖完成后會清晰地顯示價值流中有待改進的地方——可能與生產周期有關,也可能與庫存水平有關。
在實際的價值流圖中,基本信息、物料流和信息流都用特殊的符號表示。您可以在 item 在線培訓平臺提供的免費課程中詳細了解這些符號的含義——包括測試您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并提供清晰的 PDF 文件供您下載或與他人分享。
價值流圖的基本結構是相同的。客戶(右上角)始終是價值流圖的起點。然后,價值流圖通過生產向上游推進,再回到供應商,清晰地描繪出整個價值流。
價值流圖完成后會清晰地顯示價值流中有待改進的地方——可能與生產周期有關,也可能與庫存水平有關。此外,您還可以通過價值流圖來確定同步工作步驟的范圍。下面是一個關于價值流圖和價值流圖結果的示例。
3
學習精益生產知識
這是一個好起點
不同的精益生產方法相輔相成,彼此間也存在重合。 為什么不以價值流圖為契機,深入了解這個主題呢?item 多年來一直專注于精益生產,不但提供精益生產裝配系統,還從一開始就不斷改進自己的流程。我們非常樂意與我們的客戶以及其他對此有興有興趣的同行分享這些專業知識。